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大会现场,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智能体创新推进计划”执委会主任武锁宁接受人民网专访。
武锁宁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创新在过去三年中取得了迅猛的进展,特别是聊天语言大模型的突破性成就,使得历经60多年探索的人工智能领域终于迎来了曙光,明确了发展方向。
武锁宁介绍,2025年初这一探索取得突破,DeepSeek为人工智能落地开辟了新路径。在他看来,这只解决了“大脑”问题——人工智能要真正落地,还需具备“手和脚”,才能从聊天工具变身为办事工具。今年3月起,一些通用智能体创新活跃,我国推出了众多通用及专业能力较强的成果,形成了“大脑+手脚”的良好趋势,推动人工智能从空中楼阁转化为实际应用,业界关注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智能体创新是复杂系统工程,需打造生态合作平台。”武锁宁认为,打造智能体创新生态,至少需要模型、工具及编排三个层面的支撑,以调动IT产业30年的积累,推动产业链各方参与其中。同时,智能体解决方案要与千行百业的生产流程、模式深度结合,实现“双向奔赴、数实融合”。这一创新链漫长且复杂,需要实体经济与智能体技术密切合作;且从核心创新到各层贯通,都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算力基础上,依靠云网池算法奠定根基,并在每条联合创新线路中实现突破。
对此,他还表示,智能体的未来创新方向已明确。在60年积累、三年创新努力后,通用模型已具备向专业模型低成本转型的能力,且智能体技术不断发展,技术路径清晰可期。不过,智能体成长需要有效组织支持,创新优化要素组合的过程充满挑战。“我们不应将智能体与传统APP对立,过去30年APP积累的经验和解决方案是智能体发挥效能的基石,二者应相辅相成、融合创新,并通过合适的商业模式实现融通。”
中国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年度行业盛会,自2002年扬帆启航以来已成功举办24届,不仅完整记录了我国互联网产业从萌芽破土到枝繁叶茂的壮阔历程,更以"行业风向标"的姿态深度参与了中国数字经济从1.0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跨越式演进。大会以前沿视角洞察产业趋势,以开放精神汇聚行业智慧,以高端品质呈现专业内容,致力于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并已成为推动我国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扫描上方二维码,了解大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