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新增特色赛道:“成果转化专题赛”报名即将开启
最新动态
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新增特色赛道:“成果转化专题赛”报名即将开启
2025-03-252

为进一步推动“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优秀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25第二届大赛中重磅推出“成果转化专题赛道”,挖掘具有成果转化潜力的项目,提供成果转化支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往届和本届所有报名参加中国互联网协会“金灵光杯”大赛其他赛道的项目,均可同时申报成果转化赛道。




赛道目标


?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优秀项目从技术验证向落地应用过渡,提升技术应用价值,加速产业化进程。


?搭建对接平台:链接产业园区、投资机构、龙头企业,提供从技术成熟度评估、投融资支持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


?推广标杆案例挖掘具有战略意义和市场价值的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转化模式,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信通院数字孪生创新中心

苏州新建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应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信通院江苏研究院

江苏省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和元宇宙工作委员会

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协会



申报要求


?参赛主体: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主体。


?参赛形式:参赛单位可单一申报,也可组成联合体申报(申报牵头单位1家,联合单位不超过5家)。


?申报范围:所有报名参加中国互联网协会“金灵光杯”大赛其他赛道的项目,均可同时申报成果转化赛道。


?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应具备技术创新性,具备一定市场应用前景,产业落地能力和社会价值。


?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申报书(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其它:

1、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2、参赛单位需对项目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单位需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对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并签订真实性承诺书,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则取消参赛资格。



评审维度


?技术创新性:核心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创新之处或者突破点,技术含量和实现的性能指标在国内外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市场应用前景:清晰的市场需求和定位,具有增长空间,拥有客户和产业链资源,相较竞争对手具有一定优势,商业模式可行性得到验证。


?产业落地能力:研发进展明确(研发、小试、中试、批量生产),已有一定合作资源(合作研发伙伴、正在测试和使用的客户厂商),有资金投入(自投和融资),有知识产权布局。


?社会价值:促进产业链升级、技术突破,带动就业,符合国家战略。



参赛流程


(一)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5月31日前)。

参赛单位登录中国互联网协会官网https://www.isc.org.cn/,点击“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进行线上申报(报名系统将于4月1日开放)。


(二)

第二阶段:专题赛(7月前)。

分为初赛和决赛,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最终选出专题赛获奖项目,并推荐入围总决赛项目。


1.初赛。采用线上形式,由专家团对材料合规性及相关内容打分,筛选入围决赛项目。


2.决赛。采用线下“路演+答辩”形式,由专家团依据评审标准对路演项目进行打分,现场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三)

第三阶段:总决赛(时间待定)。

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知名院士、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最终评出总决赛获奖项目。


(四)

第四阶段:颁奖。

为获奖项目颁发奖牌和证书。



参赛奖励


?奖牌证书:为获奖项目颁发奖牌和证书。


?宣传推广:组委会将整合线上线下宣传资源,对相关优秀方案优先进行宣传推介,组织相关需求单位进行供需对接,组织投资机构进行观摩推介。


?资源对接:大赛组委会将整合创投机构、商业银行、孵化载体等专业资源协助成果转化,对其中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的优秀项目提供载体入驻、股权投资、信用贷款、房租补贴等专业支持,对重大项目提供“一事一议”政策支持。


?人才扶持:大赛组委会将对接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对意向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的获奖项目优先推荐申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对获评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的项目和企业,可在启动资金、科技贷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联系方式

【“成果转化”专题赛道咨询】

吴之杰  13814811905(微信同号)

任雨  15061981933(微信同号)

范杰文  15718833972(微信同号)


【大赛总咨询】

吴楠(产业促进部):13426215596

徐静(产业促进部):13701002196

周延(产业促进部):18566279761



供稿:产业促进部

编辑:沈  丹

审核:董  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