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关注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京东集团曹鹏:建议以AI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普惠化 培育数智医疗新质生产力
最新动态
关注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京东集团曹鹏:建议以AI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普惠化 培育数智医疗新质生产力
2025-03-103

收录于话题

#关注两会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建议,以AI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普惠化、培育数智医疗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曹鹏表示,医疗健康作为民生核心领域,亟需通过AI、大模型等技术突破资源分布不均、服务效率不足等瓶颈。建议以AI技术为引擎,推动互联网医疗向全民普惠时代迈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产业生态升级”双轮驱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落地。
曹鹏介绍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医疗领域的高新技术应用,出台了包括《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措施,政策支持体系加速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医疗行业深度赋能。
曹鹏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人工智能驱动健康的未来:引领潮流》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2032年,AI 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8万亿元。目前,我国医疗AI产业已形成“技术突破+场景深耕+生态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AI和大模型已经开始深度应用于消费者、医生、医院等各场景中,可以说,AI在医疗健康全场景规模化落地的产业时机已成熟。
曹鹏认为,在实践中,五大矛盾制约着优质医疗资源的全民普惠化进程:
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地域广阔,大城市集中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专家云集,但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医疗人才严重匮乏。
二是医疗匹配不精准。大医院普遍人满为患,就医体验较差。医生每天要接诊大量患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三是诊疗精准待提高。医生的诊断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在面对复杂病例、罕见病,或者医生处于疲劳状态时,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四是数据管理较低效。医疗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医疗机构和系统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率低,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
五是AI应用存在短板。患者隐私安全问题需重视。同时,许多机构涌入医疗AI赛道,缺乏统一的医疗AI产品性能评估标准,导致三甲医院与基层应用效果差异明显,企业研发投入与基层支付能力存在结构性失衡。
对此,曹鹏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制度保障。建议制定《医疗AI普惠发展X年行动计划》,设立国家级“医疗AI创新示范区”,对基层医疗机构AI软件或硬件设备采购给予专项补贴,优先支持中西部县域。建议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建立医疗AI大模型医疗应用分级审批机制,对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轻量化应用实行备案制管理,缩短审批周期,加快创新应用推广。
二是破解数据困局,夯实普惠底座。建议由卫健委牵头建设“国家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机构数据协同;由相关部门牵头研发开放“隐私计算”技术,推动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
三是拓展普惠场景,培育示范标杆。建议推广“AI数字医生”模式,整合可穿戴设备、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在县域医共体部署“AI诊疗助手”,通过智能分诊、电子病历生成等功能,使基层医生接诊效率和能力水平提升。
四是培育产业生态,激发创新动能。建议推动国际化布局,组建“中国医疗AI出海联盟”,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比如,可把国内成熟的“数字医生”应用率先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建议构建产教融合体系,在国内更多高校设立“医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建设实训基地。
曹鹏表示,加快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应用,既是落实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更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民生痛点的关键路径。期待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以“技术普惠”助力医疗普惠,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优质资源可及、产业生态繁荣”的医疗AI新格局,让14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享医疗AI发展红利。

来源:中国制造微信公众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